連鎖零售業為何選擇并購作為重要發展之路
煙草在線據中國連鎖經營實戰網報道 市場傳言,華潤萬家或將以32.7億收購洪客隆,傳參與收購的還有樂天瑪特、人人樂、步步高、江西正幫等;仡櫧陙磉B鎖業的并購,正在各種行業、各種業態都在并購整合中發展。如國美收購永樂、并購大中,沃爾瑪收購好又多,華潤萬家收購家世界等等。
零售連鎖業凈利潤非常低,國內大部連鎖企業凈利潤不到百分之一,是典型的規模效應行業,要在行業中取得霸主地位,并在市場上有更多的話語權,一定規模越大話語權越強。并且結合發達國家零售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隨著零售業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每種業態最后將集中在兩家企業手里。因此,誰取得了市場,就取得了生存權、發展權。因為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各企業的一致認同,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的零售連鎖業的發展將繼續以大企業并購地方性小企業,特別是二、三線市場的企業為主。
華潤萬家自從“四個五工程”以來,就以當年的華潤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提出的目標在進行發展,即華潤萬家要么第一,要么第二,要么關掉,要么賣掉。自四個五工程實施以來通過資本收段先后收購江蘇蘇果、天津家世界等眾多大型及地方性小型連鎖企業。一躍成為超市行業第一的位置。
近年來零售業為在收購方面的力度遠大于自行開店,其主要原因是店址稀缺性,以及快速占領市場達到先入為主的目的,同時借用資本手段,加快資源的整合,實現規模效應。達成行業領先的目的。
店址稀缺
“門店的選址是關系到能否成功經營的一個重要環節。零售成功的第一要素是選址”。無論零售業的何種業態店址資源都是相對有限的,如果自行開店,成熟的商圈幾乎很難找到合適的店面,如果也面臨著高昂的店租。如果在非重點商圈開店,門店的培養期會變得很長,同時加大了成功開店的風險,成功開店的成功率會降低。如果通過收購,每個地方性的企業在店址資源上都有相對的優勢。因此,并購其實不僅僅是做規模,門店的地址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
速度致勝
連鎖經營是企業規模迅速擴張的關鍵。從全球范圍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50家零售業集團幾乎都實行連鎖經營,通過統一銷售、統一采購、統一結算、統一開發、統一配送等手段,大大提高了流通的組織化程度,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并使企業的品牌效應得到充分發揮。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雖然從不同的經營業態起步,但最終都通過連鎖經營實現了快速擴張,取得市場領先地位。零售業通過并購,將企業的發展速度大幅提升。
資源整合
普遍注重本土化戰略是國際零售業巨頭跨國經營的一個鮮明特色。為了打開所在國的零售市場,擴大市場份額,跨國零售集團必須盡快熟悉當地的消費文化和消費習慣,積極推進本土化戰略是他們的普遍選擇。沃爾瑪一直以良好的團隊建設和對員工的有效培訓著稱。1996年在深圳開設第一家商店之前,沃爾瑪曾花了整整8個月時間對其主管級以上的管理層進行系統培訓。同時,在商品采購上,各個公司近年來從東道國當地采購的比重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這不僅可以有效節約采購運輸成本,而且還能促進與當地政府、商界的關系。
資本運營
由于連鎖業可以通過資本運作,進行收購、自行開店等手段進行護張,擴張受地域性和行業限制性比較小,成長空間大,且操作相對減單。各投資公司對連鎖行業關注度非常高,例如:貝恩持股國美,還有牛津大學基金持股蘇寧,摩根持股慶客隆等等。這充份說明國際資本對連鎖業的認可。企業也通過國際資本運作,突破了資金的瓶頸,在市場上快速發展。
當連鎖企業發展到上市融資階段時,店面的多少直接影響到融資額。反之,當企業融資后,又可以借助資本的力量,進行并購,同時加快連鎖店鋪的擴展步伐。在股市上進行更多的融資。達成良性循環。
規模效應
目前,跨國零售商在我國零售市場仍處于規模擴張階段,其市場勢力并不明顯,但我們必須熟悉到零售商市場勢力的非凡性。由于零售商是介于制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專業化交易商,這使得零售商可能既有買主勢力又有賣主勢力。
由于零售企業單店的規模經濟會受到某一地域市場規模的限制,因此零售業長期被認為是規模經濟不明顯、進入壁壘低、競爭充分的產業。相對于生產企業,零售企業的規模經濟更為明顯。零售企業和生產企業在規模經濟性質上存在明顯差異。零售企業除了可以通過采購成本的節約、固定成本的分攤、風險抵御能力的提高、單位面積交易量的增大等多方面降低其成本之外,還可以通過高度統一的連鎖經營模式,低成本的“復制”擴張來實現較強的規模經濟。由此可見,跨國零售商的規模經濟優勢和資本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綜上所述,零售連鎖業要做大,做強,規模經濟是必須首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在市場取得有利地位,那必須是速度制勝。為達成這個目的,連鎖業必須打破自行開店的速度慢、人才培養跟不上的局面。為此,并購成為零售業發展之路的不二選擇。結合,目前中國市場行業集中度仍然不高,市場處理高速整合期時。并購無疑是零售連鎖業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