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召開食品安全工作行業協會座談會
近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在京召開食品安全工作行業協會座談會。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副主任劉佩智及食安辦相關司局領導,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國資委、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糧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和供銷總社等有關部門司局級負責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33個食品相關行業協會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消費者協會等單位的代表,共6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有關要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推動建立食品安全有關部門與行業協會聯絡協作機制。會議重點圍繞我國食品相關行業協會在當前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問題和建議進行交流,并就食品安全工作和聯絡協作機制進行了討論。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佩智作了重要總結講話,他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行業協會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強調了推動建立食品安全有關部門與行業協會聯絡協作機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下幾點要求:一是盡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關部門與行業協會聯絡協作機制;二是進一步加強行業企業自律管理,建設誠信體系;三是廣泛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工作;四是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整頓,維護行業秩序;五是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必琳作為行業協會的代表第一個作交流發言,他在發言中匯報了中國食協在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方面開展的主要工作,并就協會在參與食品安全相關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工作建議。
熊必琳副會長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中國食協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立法,先后就《食品安全法(草案)》、《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向全國人大、國務院法制辦等單位提供百余條建議,并采取多種形式在全行業推廣學習和貫徹法律法規。協會組織行業專家,投入大量精力,主動配合政府完善包括《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在內的食品安全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并撰寫提交了《食品基礎標準清理相關準備工作總結報告》等重要材料。針對行業企業在《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安全法規標準執行過程中遇到的疑問以及影響企業經營活動的突出問題,協會及時、全面掌握行業企業動態,向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作出反應,并提出相關工作匯報和調研建議。作為行業組織,中國食協及各專業委員會充分發揮自身的自律、協調、服務職能,通過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亞運行"、食品安全標準宣貫、"白酒"兩公開等活動加強行業自律,提高企業依法生產經營責任意識。
熊必琳副會長在發言中指出,中國食協在發揮行業協會優勢、加強我國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遇到了一定困難。目前協會在參與食品安全相關工作中,遇到較大的困難是:行業協會參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制度性保障。行業協會在密切行業、聯系企業、技術和資源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可以在研究政策措施、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標準體系、加強行業自律、反映企業訴求等方面,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行業協會參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沒有法律政策依據,缺乏制度性保障,有的政府行政機關在研究食品安全形勢,調研食品安全突出問題,甚至出臺一些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食品安全具有較大影響的政策時,無暇顧及行業協會的意見,有時,即使行業協會主動提出意見建議,也不被重視和采納,導致一些政策措施出臺后不僅對保障食品安全無利,反而增加了企業負擔,分散了企業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的資源和精力。
熊必琳副會長建議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協調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行業協會參與食品安全管理相關工作的政策措施,促使行業協會參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切實重視行業協會在立法制標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讓行業協會作為"專家"和"智囊",為增強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科學性、準確性、實用性和權威性,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中國調味品協會、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肉類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等協會的負責人相繼發言,分別介紹了他們在加強行業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存在的問題和相關工作建議。農業部、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局等政府部門的有關領導在聽取協會的發言后也先后就如何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職能、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等內容與行業協會代表進行了討論。